《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集(英汉双语版)》读后感1800字
《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集》,又名《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》,是勃朗宁夫人最知名的诗集。“我的小葡萄牙人”是勃朗宁对巴雷特的爱称。诗集创作于1845至1846年间,初次发表于1850年,诗集一共包括了44首诗,都是写给罗伯特·勃朗宁的。这些诗记录了巴雷特恋爱的心路历程,对她来说,是私密的作品,但是勃朗宁在阅读之后坚称这是莎士比亚之后最好的英文十四行诗,不敢藏私。虽然如此,在发表的时候,她仍然在题名上做了一些掩饰,让人们以为这些诗是译自葡萄牙诗人。
勃朗宁的诗太美了,犹如一封封娓娓道来的情书一般,够一个人品味一生。
她的诗句有的已经成为英语经典,像“我如何爱你?”(How Do I Love Thee?)这样的诗句脍炙人口,人们随口引用而不记其出处。
你的诗作,她们活生生地长进了我的心里,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,她们不是一朵采摘下来的鲜花,而是在我心底生根发芽,恣意生长。
- 他是人间最美的四月天,
即使四月会过去,
他也依然美好。
你是首席乐师,何以要透过花窗看向我这个可怜、疲惫的流浪歌手,
……在茫茫黑暗中,且行且唱,
- 死亡面前,人人平等。
死比生更基本,生是短暂,死才是永恒。
再华丽的陵墓也等同虚设。
雪莱曾经用诗来表述对死亡的看法:
生命,如同多彩玻璃的圆形屋顶,
洋溢着永恒那白色的光辉,
直到死神把它踩成碎片。
安息,安息!
再如,莪默·伽亚谟写道:
不要因为我害怕看见我的灵魂
飞进那漆黑的死亡之门
只要生命真实死亡并不可怕
是疾病使我们产生对死亡的恐惧。
若要我们平等呵,除非是死亡。
- 人间的真话本来不多,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长话。
——《骆驼祥子》
女人在爱情中总是谦卑,“见了他,她变得很低很低,低到尘埃里,但她心里是欢喜的,从尘埃里开出花来”。
- 绸缪束薪,三星在天。
今夕何夕,见此良人。
子兮子兮,如此良人何!
这个中国词真好,“良人”Mr. Right。
- 我可以离开你
但请让我存在于你的影中
从此
我的魂魄是你
心房是你
梦里有你
泪滴有你
离开我。但我想我将从此立于你的影中,
再也不能掌控自己的魂魄,从此往后,
再也不能独自站在个人生活的门槛;
甚或在阳光中安然地举起我的手来,
而不想到你的指尖触碰我的掌心的感觉,虽然我极力压抑。
命运用最遥远的距离将我们分开,却留下你的心在我心房双双跳动。
我行我梦都有你,
就像葡萄酒总留着葡萄的香气。
就算我为自己向上帝祈祷,他也听到你的名字,
- 从我遇见你的那一刻起呀
我的心就变得像春夜一样祥和而宁静
你目光所及的方向
你透出窗外的灯光
已成为我余生的念想与天堂
你在哪里
哪里就是我的仙乡
是我安放游魂的仙乡
人间或天堂,它们的名字全赖你的所在,
你在哪里,哪里就是我的仙乡
- 隐藏不了的爱情
总会显现在表面
包括
嘴角的浅笑
还有甜蜜的私语
我最骄傲的爱情,
从我心头喜上眉梢,
如硕大的红宝石加冕我首,
引得众人瞩目,证明它价值不菲……
- “我此生只问一次,为什么是我?”
“我会用一生来回答这个问题,你准备好了吗?”
“为什么爱我?”一个难题。“爱了就爱了,有什么好为什么的,”有人很无赖地说。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答案。比我的好。我老喜欢答:“臭味相投吧”,就跟老早一只母猩猩爱上一只公猩猩的情形差不多。
- 只要在人间,便会有黑暗。
只要存活一天,便会有死亡降临。
在某一片土地上,我们曾相遇
然后并肩而立,注视彼此。
我们共同度过每一个昼夜
共同走向死亡之路。
还是让我们留在人间吧,我的爱人,
在这里,所有人世的嘈杂全都被屏退,
只留下纯粹的精神裸裎相对,
允我们一方净土并肩而立,相爱永昼,
就算有黑暗和死亡将我们包围。
- 你的出现温暖了我的整个世界
你的出现,够我欢喜很多年
你的出现,吸引了我青春全部的视线
你的出现,便是我的遇见
此后
华丽的文字,深情的语言,都代替不了你
你的出现满足了我的灵魂所有的需要,
远远胜于我为自己幻想出的玩伴,
因为上帝的恩赐远胜于凡人所能想象的最美梦幻。
为了爱人恨上帝,也为了他乞求上帝的宽恕。我们总归是为了爱才学会了谦卑。
爱情是“loss of innocence”,所有那些对爱情的无知、懵懂的憧憬、完美的自足都将失去。失去乐园,方有四季。四十四首情诗,每一首都是见证。
他就像是私家定制的太阳,跟着她、照耀着她,使她闪闪地放着光彩。
实在来说,我们能献给爱人的,究竟能有什么?不过是质朴的灵魂。洗尽铅华,我的灵魂也就像是一块平淡无奇的石头,你尽可拿去,作枕头也行,要作垫脚石,也未为不可。
绝世独立的百合超越世俗的触碰
卓绝的意象是卓绝的诗人才能写出
谢谢你,勃朗宁,给人间这么美的诗。
最佳范例原创文章,作者:最佳范例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zjfl.net/post/20548.html